生命其實不沉重,沉重的是我們還活著。
首先,先簡單的介紹一下這部電影。
女教師─森口在學期末時向全班同學宣布,自己四歲的女兒的死亡是人為的,兇手有兩名,而且就在這個班上,但森口並不打算翻案,她要用另外的方式使這兩名兇手好好思考生命到底是什麼。
「告白」片頭約十分鐘的森口告白,是整部片最令人驚艷的地方。
松隆子用著不帶感情的口吻說著自己女兒死去的原因,再加上寒冷的電影色調,及不帶情緒的運鏡,使得這一段本該是悲痛的陳述,變得異常的事不關己與冷漠。而這樣的處理方式,反而令鏡頭前的觀眾更加不寒而慄。
森口冷冷的說著「就算把你們交給警察,也會因為你們未成年而被保護著,既不會被判死刑,也不會為你們所做的錯事而付出代價」,所以他要用另外的方式來懲罰兇手,但究竟是用了什麼方式來懲罰兇手?答案是「AIDS」,森口把染有AIDS的血液注入了兩個兇手中午喝的牛奶裡,他要他們在恐懼與害怕之中去思考,「生命」到底是什麼。
「為什麼不能殺人?」這是日本中學生在電視節目中公然提出的問題。
兇手B,被母親溺愛大的孩子,就算是兇手B殺了班導師森口的獨生女,兇手B的母親也只是重覆說著「好可憐」,只是,這句話是對自己的孩子兇手B說的。
隨著劇情的推展,可以看見一些台灣也存在的現象,兇手B的母親對著受害者的母親說「我的孩子很乖,只是交了壞朋友而已。」,是不是覺得這句話很似曾相似呢?
「為什麼不能殺人?」
我提出了這個問題,而母親卻告訴我那是老師的問題;我偷了東西,母親卻告訴我那是壞朋友帶壞了我;到最後我殺了人,原因卻只出在母親沒有告訴我,殺人是不對的。
只是孤單而已。
兇手A是個聰明絕頂的孩子,為了吸引母親的關注,她努力的念書、比賽,好不容易的得到了獎項,卻發現隔天的新聞,焦點都在用化學藥劑殺了自己全家的少女─露希娜身上,心有不甘的她,想到了另一個可以吸引她母親注意的方法。
社會病了,我們的社會生病了。
從什麼時候開始,報紙頭版開始出現了血淋淋的屍體,與殺人案件的詳細報導?從什麼時候開始,新聞開始報導了特殊殺人事件的深入報導?其實,是我們的社會生病了。換句話說,我們其實都是幫兇。
供需原則,只要有需求,便會有人開始供給,在適者生存的競爭下,我們需要更刺激、更辛辣的話題來滿足我們的口味,於是漸漸的形成更多此種「變態」的報導。你能說這一切全都是兇手A的錯嗎?或許錯的其實是我們、是整個社會、是整個體制。
愛的教育
「用愛的教育代替體罰。」,劇中森口說著,曾有一名女學生為了報復老師,在深夜傳簡訊給老師說要自殺,在老師趕到後卻說自己被老師強暴,擺了老師一道,因此有了這個前車之鑑,女教師森口絕對不單獨與異性學生見面。
反觀現在社會,現在的孩子不能打、不能罵。一不小心,苦命的老師便會被家長投訴。這其實是種惡性循環,老師越來越冷漠,學生越來越狂妄。而在寫這篇文章的當下,我正巧得知了國中曾被稱為熱血英文教師的─C老師,因為糾正學生衣著被學生罵髒話,還因為學生推了C老師一下,而跟學生扭打起來,說到這裡,還會有人期待,在現在的教育體制之下,會出現所謂的熱血教師─鬼塚英吉嗎?
「這個班級,失控了。」
班長北川美月因為沒有參與霸凌,最後卻變成了被霸凌的對象。而在我們生長的環境之中,「學校霸凌」這個現象其實是一直存在的,其他同學對北川說著,你為什麼不參予?難道你已經忘了森口老師嗎?
但極其可笑的是,真正還與森口連絡的只有她,班長北川美月。
有時候我們是被迫成為加害者的。因為環境使然,我不欺負他的話,下一個被欺負的就輪到我,所以強大欺負弱小,而弱小的則欺負更弱小的....
或許你可以事不關己的說,我又沒參予過霸凌,但其實只要你未阻止,你便是幫兇。
「老師,生命是…?」
這是身為班長的北川美月,在遇害前最後的一句話是,生命是……?
其實活著不可怕,可怕的是,我們還活著。
如果對生命沒有了熱情,那活著的目的或許只因為我們還活著。
而如果可以,我也想問:
老師,生命到底是……?
告白電影預告片
0 意見:
張貼留言